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這是珠峰新的高度,也是中國測繪、中國制造、中國北斗新的高度,更是華測導航新的起點。
1、挺過世界之巔的大考
時間回到5月27日11時,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的對講機里傳來“全員登頂”的前線消息。一時之間,珠峰大本營里一片雀躍。
身在數千公里以外的上海華測辦公樓,張沛堯從直播中觀看到這一畫面。他聽見屏幕中的工作人員發出歡呼,自己的心非但沒放下來,甚至更緊張了幾分。登頂并非珠峰高程測量的終點。以系統工程師的身份前前后后參與其中,他迫切想知道,凝聚了華測人逾半年努力的北斗高精度測量型接收機究竟能否挺過這場“大考”,展現出國產裝備的真正實力。
8名測量登山隊隊員登頂珠峰
眾人之中,此刻身在定日的張黨魁是距離這場壯舉最近的人。自4月3日始,之前從未踏上青藏高原的他,為了向前線提供技術保障,已足足在珠峰區域待了55天。他一邊守著直播,聽主持人與專家播報討論著登山隊員們如何立起覘標、如何進行著各項測量工作,一邊在腦內跑馬近兩個月的技術支持工作,生怕有點滴錯漏未曾察覺。目睹了測量登山隊隊員們的前兩次沖頂失敗,張黨魁深刻知曉:這座嚴苛的高峰不容絲毫閃失。
“前方報回的數據,我們的國產儀器,上海華測的GNSS儀器,在峰頂接收到了56顆衛星的信號?!?/span>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轉眼隊員們已在山頂停留近兩小時。直到下午1時許,前線記者跟進報道了華測接收機在峰頂開機工作并順利搜星的消息,于各地遙遙遠望珠峰的華測人方才松一口氣。
記者在直播中提到華測儀器成功搜星
張黨魁也在這一刻激動了一瞬。但他隨即又擔心起來:儀器裝備需要在測量登山隊下撤帶回后再將數據拷出。未知數依然磨人地存在著。
“既然被委以重任,就要保證任務完成。更何況這是沒有試錯機會的國家層面任務?!痹谏虾5男焐瑯拥却嘘P數據的消息。作為華測珠峰項目的項目經理,他的心理壓力在接收機成功登頂的那一刻已卸下一大半。此時,只盼望陪伴打磨了200多個日夜的儀器裝備不辱使命。
直到5月28日晚,儀器裝備中的數據順利得到回收。這一場無疑將銘刻在華測公司歷史之上的大事記終于落下休止符。在一個晴夜和一場安眠后,工作與生活似乎又回歸常軌,但每一個曾奮斗其中的華測人都能感知到其中難言的振奮。
2、接下不容失敗的任務
2019年10月,第九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博覽會召開,華測依例參與其中。自然資源部領導在巡展過程中突然向展位負責人提及2020珠峰高程測量,并征詢公司參與意向。華測與此次測量任務的緣分由此結下。
彼時,幾乎所有知情者都能領會到這一件事的分量。在相關討論群,趙延平董事長請大家各抒己見,從不同視角說說干或不干,首先被拋出的現實問題,就是成功率。
然而,這實在不是一個輕易能夠回答的問題。巍峨屹立的珠穆朗瑪峰人跡罕至,關乎它的每一次攀登皆是極限挑戰,對人如此,對儀器裝備亦如此。常規化的華測產品未曾于海拔8800米以上工作,臨時建立相匹配的測試環境也并非易事。要依靠經驗做出確切推論顯得太過艱難。
但這又無疑是最難得的機會。1975年和2005年,中國先后對珠峰高程進行了兩次測量,期間采用的儀器裝備基本皆為進口。這一次,自然資源部在組織編制實施方案時明確要求,測量任務要由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作為國內測繪儀器裝備的領先企業,經過多年的研發投入和產品打磨,華測恰需要一個窗口證明中國制造的實力。
綜合權衡了成功的誘惑與失敗的壓力,分析了既有的產品基礎,最終,王向忠副總裁在群里給出了公司的共同決策:“全力以赴干!”這一天,是2019年10月31日。
回顧當時,后來在項目中擔任了總指揮的王向忠坦言,心中并非沒有忐忑?!澳軌騾⑴c到國家級項目中固然值得驕傲,但這是不容失敗、難有補救的任務,要出了意外,可就是人民的罪人了?!睘榱税选叭f一”統統剔除,公司抽調了各相關部門的精干力量來保證華測珠峰項目的推進。從研發中心、營銷中心到制造中心,前后近40位員工分工參與到了項目所需的不同階段中,共同為此付出了曠日的努力。
接收機經受了各項測試的反復考驗
研發層面,張沛堯帶著幾位工程師一門心思“弄”儀器裝備。他們的目標異常明晰:就是要攻克零下45攝氏度的低溫、30kPa的低壓,確保儀器裝備的操作足夠簡單可靠,屆時可以做到一次成功。
然而時間之緊超出想象。第一次送國檢中心測試的日期被定在一周后的11月初,幾乎迫在眉睫。要通過低溫測試,低溫電池是基礎配件。技術和采購在得知要求的當天即聯系供應商發貨,待電池一到便進行裝配,卻仍不得不通宵進行實驗。
“我們只有兩天?!睆埮鎴驊浀?,“裝配需要時間,實驗還得做足24小時,測試人員都把時間卡得很緊很緊?!蹦且淮?,24小時的實驗恰好在清晨6點結束,通常8點半上班的測試人員守著點換班,就這樣輪軸擠出了分分秒秒。

聽聞華測儀器裝備成功登頂 同事激動歡呼
而與之類似的作息在3月里幾乎固定下來。清晨分析數據,中午給出結論,下午至晚間進行改進,凌晨升級開始測試,而后迎來新的輪回……項目中的研發人員們仿佛成了嚙合的齒輪,緊密配合并推動著彼此完成產品的不斷進化。
統籌層面,公司任命對此類突擊性任務富有經驗的徐升擔任項目經理,他曾經負責過同類北斗高精度接收機的研制及交付工作。由于珠峰項目的人手緊急抽調自各部門,跟緊細節“穿針引線”,將大家擰成一股繩而又不被巨大的壓力崩斷,成為了他需要擔起的職責,這是瑣碎而又不得松懈的事。盡管自己手頭還有正待交付的項目,徐升還是全力投入其中。
然而,春節過后,受新冠疫情影響,原定的許多計劃和任務被打亂。此時第二版樣機已初步完成開發,但定制的諸多配套線纜因供應商無法開工而停滯,部分項目組成員也無法按時到崗,前期反饋的問題還未驗證歸零,如何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順利完成產品測試、交付成了他要攻克的難題。通過不斷的溝通和協調,雖然供應商也積壓了很多訂單,但開工后的第一單都給了華測珠峰項目。搭載的遠程測試開發環境也解決了人員無法到崗的問題。丟掉的時間在攻克難題的過程中一步一步被追回。
協調層面,亓寶龍成為了公司與國檢中心溝通對接的橋梁,而姚明堅則負責和國測一大隊進行溝通和協調。明確各項節點、反饋種種需求所耗費的功夫絲毫不輸其它類型工作,而這一次,趙延平董事長更明確要求不可依賴公關營銷的思路?!坝幸淮螘h我記得很深,”亓寶龍提到,“趙總說這次任務我們絕對要靠品質取勝,如果不是,即便僥幸成功了也毫無意義?!币源藶榉结?,在自然資源部初步明確了儀器裝備的甄選結果后,他將溝通的重心放置于各類建議的反饋與跟進之上?!斑^程中,國檢中心嚴格把關,提供了許多產品改進意見,對我們幫助很大?!?/span>
3、錘煉不懈攀登的精神
暫不論內里為應對特殊惡劣環境所做的元器件選型,僅是將珠峰定制款接收機與其原型放在一起,已可以明顯地看出差異:前者在前、后面板都采用了周圍凸起式設計,接口也更為精簡。這是產品在打磨過程中3次送檢,聽取用戶意見并反復快速迭代的最終成果。
對于直接承擔了此次任務的測登山隊隊員來說,頭一次使用國產儀器設備進行珠峰高程測量客觀上意味著種種未知風險。為了讓這群不被允許失敗的使用者放心,華測最終交付的產品在多次比測中均顯示了不俗的優越性能和穩定性,更派上了張黨魁趕赴珠峰,在現場繼續跟進技術保障。

張黨魁在2020珠峰高程測量前線
張黨魁去西藏的準備時間短得只有兩天。果斷應下任務的他對高海拔地區沒有太多概念,快速收拾了行李,帶好同事幫買的紅景天、防曬霜,4月3日,這位稱得上非常了解P5(珠峰項目選用的北斗高精度接收機)的測試工程師便義無反顧地出發了。
在旁人的評價中,張黨魁的長處不是能言善道。他更善于用行動表達,也更明白,要讓使用者滿意還得靠產品說話。
在精心準備操作培訓之余,他跟隨測量隊員多次在定日縣周圍海拔5000米上下的60個GNSS控制網測量點做靜態觀測,不斷根據真實使用情況調試儀器設備,時常早出晚歸。待到測量登山隊趕赴大本營,為了及時配合新需求,張黨魁又開始往返于大本營和定日,哪怕多次因途中暈車而不適,也從未有所懈怠。
“還是我們國產的儀器裝備更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绷钏牢康氖?,雖然測量登山隊的隊員們接觸華測儀器裝備的時間相對有限,但P5在外圍控制網測量點的穩定良好表現還是收獲了對方的關注和肯定。
華測儀器運用于控制網測量點和同步觀測點
張黨魁不知的是,公司曾對前線技術保障的重要人選進行過激烈討論。最終,正是他訥言敏行、踏實可靠的性格,與專業的技術背景成了決定要素。這位華測英雄本就具備了登峰精神,而他的戰友們,也在共同奮斗的過程中或多或少被激發。
硬件工程師劉登科的生日就在5月27日,恰好與我國首次及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的日子重合。經歷了這一切,他感慨從那天起,自己總會“在不經意間想起那片山頂?!蓖跸蛑覄t會在談起這段故事時忍不住“灌雞湯”:“只要目標定下全力干,我們都是能拿下的?!?/span>
“只要始終保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始終堅持艱苦奮斗和自我批判,我們就沒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難,珠峰都登上去了,還有什么攀登不了的高峰?”在慶祝成功登頂和表彰大會上,趙延平董事長說,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座珠峰,都需要自己去努力攀登。
站到新的起點之上,登峰精神正在華測延續。